金樱子
|
所属类别: 兽药厂原料 |
添加时间:2011-11-3 14:47:55 |
|
【简介】金樱子别名:刺榆子、刺梨子、金罂子、山石榴、山鸡头子、糖莺子、糖罐、糖果、蜂糖罐、槟榔果、金壶瓶、糖橘子、黄茶瓶、藤勾子、螳螂果、糖刺果、灯笼果、刺橄榄、灯笼果、刺兰棵子。根皮提制栲胶;果实入药,有利尿、补肾作用;叶有解毒消肿作用;根药用,能活血散瘀、拔毒收敛、祛风驱湿。 扦插或用种子繁殖;对土壤要求不严,宜生于阳坡。 果实含维生素C、苹果酸、枸橼酸、鞣质、皂甙等。
【禁忌】
有实火、邪热者忌用,因其有收敛特型。食用金樱子不宜食黄瓜和猪肝
【性味归经】
酸、甘、涩,平。归肾、膀胱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固精缩尿,涩肠止泻。用于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,崩漏带下,久泻久痢。
功效
收涩、固精、止泻。适用于滑精、遗精、遗尿、小便频数、脾虚久泻及妇女带下、子宫脱垂等症。在感冒期间或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。
[附方]
1,金樱子膏:金樱子,不拘量,去刺和种子,水煎浓缩,似稀汤。每次服1匙,用酒送服。
源于《千金方》、《普门医品》。本品有补益肝肾和收敛固涩作用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头昏腰酸,梦遗滑精,小便不禁,或脾虚腹泻。
2,水陆二仙丹:金樱子120g,加水适量,以小火煎熬成膏;用芡实100g,研末,和金樱子膏作为丸剂。每次6g,酒送服,或温开水送下。
源于《洪氏集验方》。本方以金樱子固肾涩精,芡实补脾止带。用于肾虚或脾肾两虚,遗精,白浊,妇女带下。
|